作者: 馬琳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: 2023-03-30 09:06
中國菏澤網消息 (記者 馬琳) 3月29日,我市召開“巾幗心向黨 奮進新征程”記者見面會,邀請菏澤市中級人民法院少年審判庭庭長于莉,巨野縣第一中學黨委書記、校長楊華,菏澤城際公交黨支部書記、經理許慧品,分享她們扎根崗位、甘于奉獻的奮斗故事。據了解,市婦聯立足職能、主動作為,持續挖掘、廣泛凝聚女性優秀人才,自去年以來,成功推薦全國三八紅旗手1名,全國巾幗建功標兵3名,全國巾幗文明崗7個,全國巾幗建功先進集體2個,全國、省五好、最美家庭11戶,省三八紅旗手13名,省三八紅旗集體7個,于莉、楊華、許慧品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。
于莉: 讓迷途少年重新起航
作為一名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法官,于莉嚴把案件質量關,認真審閱每一本卷宗,仔細核實每一個證據,準確適用每一個法條,保證每起案件都經得起檢驗。從業15年,她始終圍繞著“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”目標,秉持“寓教于審、懲教結合”原則,探索出了“感化教育、激勵教育、倫理教育”多層次教育法和“聽、查、勸、法、理、情”六字暖心工作法。
在于莉的心里,失足少年都是折了翼的天使,只要幫他們將翅膀修補好,他們就能重新飛翔。多年來,她堅持把少審工作向庭前、庭后和庭外延伸,開庭前她會從被告人的成長經歷、犯罪動機中找到認罪悔罪的感化點,將庭審化為失足少年的人生轉折點。判決之后,她會做好記錄,對所有判處緩刑的未成年人進行回訪幫教。經她幫教過的少年犯,已有10余名考上了大學,20余名走向了工作崗位。
為了預防犯罪,她送法進校園、到社區,讓孩子們學法、知法、懂法、守法。辦案之余,她講過一百多場法治課,邀請師生旁聽案件審理50余次,指導學生舉辦“模擬法庭”30余場次,受教學生多達60余萬人次。疫情防控期間,她開啟了法律直播宣講,觀眾達10余萬人,有效提高了青少年的法治意識。
楊華:三尺講臺獻芳華
楊華從1992年大學畢業后就扎根于學校,30多年來,她踏踏實實教書育人,為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、學校的發展壯大無私奉獻。
十年樹木、百年樹人。教書育人的辛苦,楊華深有體會。她堅持每天早上5:50之前到校,把全校100多個班級轉一遍;每天晚上等住宿學生全部熄燈后再回家。
去年,因為疫情防控,學校兩次實行24小時全封閉管理,為了確保高三學生順利高考,她與老師們、同學們吃住在校。在她和師生們的共同努力下,學校連年有學生被清華、北大錄取,本科上線2400多人,被評為了清華大學生源中學、中國人民大學生源戰略合作伙伴中學、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、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動特色單位、省級文明校園等。楊華也先后被授予了山東省三八紅旗手、山東省女職工建功立業標兵等榮譽稱號。
楊華說,作為教育工作者,她會繼承發揚“捧著一顆心來,不帶半根草去”的精神,以赤誠之心、奉獻之心、仁愛之心投身教育事業。
許慧品:架起市民出行連心橋
菏澤城際公交是一個管理著600余部公交車和1000余名駕駛員與管服人員的民生企業,作為企業負責人,許慧品以黨建工作為抓手,將企業文化建設作為日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,充分發揮“小載體”的“大作用”。
去年面對疫情突發,她臨危受命,從各縣區連夜指揮調度車輛,幫助轉運人員,公交司機克服短途改長途、路線不熟等困難,經過三天兩夜不眠不休的奮戰,實現了全程零感染、零事故,圓滿完成了轉運工作。疫情防控期間,共調度車輛300余部,發送2000余班次,轉運轉接人員3萬余人次,彰顯了城際公交人的責任和擔當。2022年,許慧品榮獲菏澤市三八紅旗手、菏澤市女職工建功立業標兵,市國資系統“菏心抗疫”最美志愿者等榮譽;菏澤城際公交榮獲山東省“優秀城市客運企業”等榮譽。
城際公交目前擁有24條線路,服務七縣三區群眾出行,年發送乘客1000萬余人次。許慧品表示,為確保乘客平安出行,她會狠抓安全管理,提升整體服務,努力打造“讓政府放心、讓群眾滿意”的安全、便捷、舒適、環保的公交企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