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body id="c9yj9"></tbody>

      1. <tbody id="c9yj9"><track id="c9yj9"></track></tbody>
        <tbody id="c9yj9"></tbody>

        您當前位置:中國菏澤網  >  本地要聞  > 正文

        菏澤市“優化民政服務 兜底民生保障”新聞發布會召開
        聚焦民生問題 提升服務能力

        作者: 時蘇建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: 2023-03-29 09:48

        中國菏澤網消息(記者 時蘇建)3月28日,我市召開“優化民政服務 兜底民生保障”新聞發布會,邀請市民政局、鄆城縣委、鄆城縣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有關情況,并回答記者提問。

        民政工作關系民生、連著民心,是社會建設的兜底性、基礎性工作。近年來,全市民政部門聚焦兜底保障、特殊群體、群眾關切等方面,指導各縣區在基本民生保障、社會治理、社會服務上持續發力。其中,鄆城縣民政惠民利民工作亮點突出、成效明顯。

        聚焦群眾關切問題 兜牢兜好民生底線

        近年來,鄆城縣積極踐行“民政為民 民政愛民”工作理念,聚焦民生問題,持續改善民生福祉,以實際行動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為聚焦困難群眾,兜牢兜好民生底線,鄆城縣統籌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、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等基本生活救助為基礎,構建了縣鄉村三級互通的社會救助網絡,健全困難群眾主動發現機制和困難群眾救助保障標準自然增長機制,逐年提高救助保障標準。2023年按時為城鄉低保、特困人員、孤兒、殘疾人等困難群眾發放救助資金7174.3萬元,切實把黨和政府的溫暖傳遞到千家萬戶。

        聚焦“一老一小” 健全關愛服務體系

        為健全關愛服務體系,鄆城縣逐步建立了“以居家養老為基礎、社區服務為依托、機構養老為補充、醫養康養相結合”的養老服務體系,創新開展“沒有圍墻的敬老院”,打造縣級養老服務中心等,為6000余名分散供養特困人員開展社會化服務,對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分期分批開展短期集中托養服務,同時面向1000余名經濟困難的失能老人,實施“情暖夕陽”關愛服務項目;在未成年人方面,不斷健全縣鎮村三級服務機構,壓實鄉鎮兒童督導員、村居兒童主任責任,完善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和困境兒童保護體系,精準落實“福彩圓夢孤兒助學工程”,持續推進“孤兒健康關愛行動”,規范開展“孤兒醫療康復明天計劃”“護佑健康”孤困兒童大病保險項目等。

        聚焦移風易俗 深入推進婚喪習俗改革

        作為省級婚俗改革先行縣,鄆城縣還積極探索婚俗改革新路徑,打造了“緣來好鄆”婚俗文化品牌,持續推廣“頒證儀式代替婚禮婚宴”工作模式,組織文明節儉特色集體婚禮,大力倡導“簡約不簡單、浪漫不浪費”的婚俗新風尚。同時,健全“一鎮一隊伍,一村一紅娘”服務網絡,組建“鴻鄆義務紅娘志愿服務隊”,創辦婚前愛學堂、家庭賦能社等,引導正確婚戀觀和培育積極向上家風家訓;在喪葬方面,自2018年10月起,全面落實惠民殯葬政策,免除遺體接運、存放、火化、公益性公墓安葬等殯葬服務費用,切實減輕群眾殯葬經濟負擔,并穩步推進公益性公墓建設。

        聚焦社會治理 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

        為深入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,鄆城縣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城市社區工作者,同時加大資金投入力度,不斷提升改造社區綜合服務設施。在全縣22個鄉鎮街道691個村居,全面加強村級自治組織建設,完善村級議事協商制度,推進村務公開“陽光工程”,推動黨組織領導下的村級組織規范運轉。同時,加強社會組織監督管理,引導他們參與社會治理,助力鄉村振興,維護社會穩定。

        聚焦群眾關切  提升社會公共服務能力

        此外,鄆城縣還創建“黨建+救助+服務”救助模式,充分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,對有風險的救助對象進行長期跟蹤服務,及時根據困難群眾家庭變化調整救助措施,并轉介有關部門,幫助實現“綜合施救”。初步統計,2022年以來全縣主動跟蹤4200余人、轉介服務850余人,通過轉介落實相關救助政策780余人,實現了全方位救助兜牢民生底線。

        分享到:
        中共菏澤市委網信辦主管 菏澤日報社主辦| 新聞刊登批準文號:魯新聞辦[2004]20號 |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:37120180017
        網站備案號:魯ICP備09012531號 | 魯公網安備 37172902372011號
        Copyright© 2004-2012 heze.cn All rights reserved.中國菏澤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