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 李艷靈 來源: 牡丹晚報 發表時間: 2023-03-31 10:15
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,五千年的中國文化在這里發源。黃河是偉大的母親河,她孕育了兩岸的農耕文明,也哺育了黃河兒女的精神世界。黃河從巴顏喀拉山走來,走過高山,走過沙漠,帶著一碗水半碗沙的負荷,一路吶喊,一路高歌,喚醒了沉睡的大地和小草。春風又綠河兩岸,一個明媚的春天展現在我們面前。
可愛的春天帶著花和曲的潮水滾滾而來,讓黃河岸邊處處洋溢著鳥語花香,處處演奏著春之樂章。黃河水一失往日的洶涌澎湃,靜靜地緩緩地向東流去。明媚的陽光照在水面上,亮晶晶的,似萬條小魚在跳動。岸邊的小草也趁著春光露出新綠,偶有兩只水鳥在水面上歡跳。
一路顛簸,一路風塵,一路狂奔,只為尋找我們不老的青春。我們曾經與花兒爭艷,與鳥兒爭春,我們曾經把夢想疊成一只只彩色的帆。一花一草,一景點一故事,足以喚醒我們的激情?;貋淼穆飞?,詩詞歌賦便如潮水般蜂擁而至。黃河賦予了我們熱血與生命,只要心不老,我們就永遠年輕。
雖然老家的村子緊挨著黃河大堤,但是我說不清自己有多長時間未在黃河岸邊好好走走了。往年每次回家,總是來去匆匆,在車窗里眺望一下黃河。記得我在一篇文章里寫道:一次次,與你擦肩而過。此刻,多想停下匆匆的腳步,與您互訴久別重逢。曾經以為,坐在黃河岸邊,聽黃河水聲都是一種極美的享受。而現在,這種享受卻成了我的一種渴望和奢侈。忙碌而繁雜的生活常常使我們忽略身邊太多的美景。多想拋開世俗繁瑣,與您相擁,與您互訴衷情。
十多年來,因為上游黃河小浪底的開通,黃河水一改往常的青春叛逆,按著固有的河道順勢而行。黃河灘里的莊稼,再也不會因夏天黃河水四溢泛濫而受淹。順勢而流是黃河水成熟的一種姿態。順勢不是逆來順受,它是一種機智,一種理性的思維方式。人類的力量就是在這一順勢過程中凝聚成一個生生不息的偉大民族——中華民族。